PALMisLIFE 討論區

搜索
鹹魚爸魅力四射舞蹈教室
樓主: mfhsieh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

[複製鏈接]

13

主題

0

好友

85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97
1#
發表於 2008-12-22 03:45 |顯示全部樓層

Re: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

多元入學…我也算是受惠者吧
家裡從以前開始就是務農種蕃薯,也沒有什麼權貴背景
但還是成功藉著甄試進到中字輩大學
當年面試時的系主任當面跟我說我會上
要我回去多看些相關書籍,我心還想該不會跟每個人說的台詞都一樣吧
幸好後來證明主任沒有畫老虎和蘭花 ,還拿了個甄試第一名的成績
研究所也是走甄試路線進去,但研所情況和大學差異很大,就不多談了

我覺得倒不是一定要有什麼特別才藝或證書才會在甄試中佔優勢
在進到系上之後,我也和教授討論過這個問題
他們想看的大概是學生是對這個科系的認知程度、適合度和熱情
所以系上推甄每年必出小論文寫作,你對相關科系的了解多少
看完小論文大概就差不多了解了,而這多半取決於你平常的興趣與累積
和背景、才藝這些反而比較無關

當然這麼多年來(我2002年入學大學),也的確有人在甄試過程中是被「關照」的
但我所知道,就這麼1位而已,而且他也是在校成績和小論文成績均過關才進來的
如果連基本成績也無,那麼從何關照起呢?

問題在於,太多人把聯考看得過於evil或pure,或把多元入學看得太pure 或evil
其實任何測驗或面試的目的都一樣,都是要透過一個指標去衡量個體的學習程度與潛能
差別在於,有些人適合聯考這樣的學力測驗指標,有的則是適合面試、團體問答等方式
任何制度,一定有人是free rider,但是否有必要因噎廢食?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即使參加甄試,也是需經過基本學力測驗和成績門檻的,並不是無端放人進來面試
甄試制度在這個層面上來看,仍然保持了傳統考試的部份精神

那年和我同梯甄試者,有位老兄用三大箱裝了他高中的獎盃和證明來
才藝比賽、科展、服務證明…應有盡有,當時差點把大家嚇傻了
但結果是,這位老兄連備取也無…
以我的個案來看,我不認為才藝和獎狀真的有用

教育在台灣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於促進階級的流動
同時在中國文化中,考試又是真正需要慎重之事
所以聯考才會那麼popular
公平性上,當然聯考無話可說
但在學生思考的靈活度上,則不見得是正面的
特別是為了公平,所以不能有申論題
那麼從最大利益原則出發,學生自然要去記一個正確答案,因為如此最省事省力
而這種學習方式,應付聯考大概ok,但要上大學或研究所則不見得足夠
我自己幫學弟妹復習過一些重點,發現大家要的就是一個標準答案,而不是自我思辯的結果
但社會科學哪來真正的標準答案?一本書看過,如何會有「標準」見解?
如果社會科學議題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那麼想出這些答案者
恐怕只有神吧

不過,聯考這種自科舉制度演變來的物事,也非一無可取
至少歐洲人初認識中國時,就對中國人知道以此聰明方式揀選任命文官感到佩服
但千年傳統是不是要與時俱進?特別是在目前教育系統以西式思潮為主的前提下
如何揉合東西特色,各取所長,才是真正困難且重要的課題

[ 本文最後由 FlyingWind 於 2008-12-22 03:46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免費註冊

與站長聯繫| PALMisLIFE 掌上生活      下載:更快、更棒、更好玩

GMT+8, 2024-6-1 09:05 , Processed in 0.04121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style by eisdl

回頂部